譚香文議員辦事處

從佔中、雷動的結局失控看風雲計劃危機(3):別讓Free-Rider把僅餘的地區實力都敗了!

(原刊於Facebook)

上兩回分別提及戴耀廷過去兩次運動拒絕管理,讓別有用心者乘虛而入的歷史;以及目前風雲計劃把關不嚴而出現種種滲透的情況。最後一篇想跟大家探討,風雲計劃若然繼續放任騎劫所產生的惡果。

無心服務地區者當選後患無窮

本來欠缺地區工作出選區議會,並不代表沒有機會,但前題在於這些素人必須展現對地區工作有承擔、願意委身的態度。若只係不斷換區遊走、做事三分鐘熱度、一味炒作政治議題的話,這些人落到區議會選舉非但對建制沒有威脅,更隨時成為建制派的助選員。

如果這種人只是輸掉區選的話,還不是最糟糕。最怕是這些人僥倖當選,拿了區議會的薪津資源只搞政治議題,不投放地區工作,然後無所事事,任由社區工作荒廢。情況就一如民主派何秀蘭於2003年區選,在觀龍選區力壓葉國謙,但四年來地區工作欠奉,到2007年竟落得「棄區而逃」收場。事隔十年後不少觀龍選民提起何秀蘭仍心中有氣,甚至拖累其於2016年立會於堅尼地城附近一帶的得票。風雲計劃若不幸送了十數個何秀蘭之流成為區議員的話,怕且四年之後非建制派於地區的口碑就更差、更爛,甚至隨時影響非建制於立法會地區選舉的得票。

佔中和雷動是尋找關鍵少數以行動影響大局,而風雲計劃則是透過派人出選,爭取大多數人支持。兩者需要的人已經很不同,風雲需要的人應該是政治色彩更淡,地區工作更委身的人士。若參與區議會的風雲戰士仍然好像搵搞公民抗命的社運人士出選,那幾乎可以肯定整個計劃連威脅建制派的能力都沒有。

總結:理念雖好,仍需嚴格執行

搞政治運動講理論、講理念、講議題設定,戴耀廷教授肯定係非建制派其中一位高手,但實際執行力實在不敢恭維。書生論政只搞運動理論,將行動組織拱手讓予人,變相讓別有用心者騎劫,最終結果就是手術成功但病人就此一命嗚呼。我從戴教授提出「風雲計劃」的初期就已經協助他在黃大仙區協調、亦曾擔任第一期課堂的嘉賓,希望能協助更多有志地區服務的真素人投身社區,而不是讓別有用心者借地區工作為名,行朋黨政治利益之實。還望戴教授睇實是次風雲計劃行動,做好參選者品質控制及監管,免得連非建制派僅有的地區實力都敗了。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