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九龍西第二次補選塵埃落定,泛民主派再次於單對單選舉中敗陣,亦正式斷送僅有的分組點票否決權。對於泛民今日敗陣其實不感到意外,甚至早在預料之中。泛民如今之敗與其說是中共使橫手DQ,或是建制選舉機器無限資源加無底線抹黑。倒不如說是泛民集體犯錯、自取其敗,更能貼近選舉實際情況。
泛民來到2018年的選舉,仍然靠所謂「關鍵一席」口號,但這說法先不談選民是否接受。實情只怕連泛民的議員們也不相信這個說法,否則怎可能多次出現泛民議員缺席投票,更遑論郭榮鏗之流為了跟英國領事食晚飯而缺席投票。這些泛民功能組別議員的投票行為正正說明自己一票究竟有幾關鍵了,泛民陣營打出來的競選口號,連自己陣營內的議員心底都唔相信,那就無謂拿來做口號了。
關鍵一席的政治議題炒作不成,那就惟有靠選舉工程,想辦法靠地區樁腳動員補救。然而泛民兩次補選不是在選舉工程執行上出現問題,就是揀選代表的過程上出問題,兩次補選的失敗完全是反映泛民主派的大老們跟支持者嚴重脫節。否則泛民豈有兩年間總得票急挫兩萬,從多數淪為少數的結果。
泛民於兩次補選之敗,第一次主要敗在以朱凱迪為首的競選團隊,選舉工程離地,結果明明派出一位形象溫和、具專業學者的教援級人馬仍要落敗。當然,朱凱迪及其支持者第一次補選期間的劣行絕不止於此,他們最差的行徑自然是夾硬迫馮檢基放棄PLAN B,這種輸打贏要的行徑看在支持民主原則人士的眼裡,自然影響日後團結。
至於第二次補選,泛民就直情私相授受,以時間不足為由拒絕舉行。然後默許劉小麗改嫁工黨,直接將PLAN B的位置直接當嫁妝送李卓人。這種做法跟小圈子欽點又有何異?第一次補逼宮放棄PLAN B的馮檢基又如何心服?但如今那些所謂進步民主人士,要原則無原則、要民意無民意,自恃網台有支咪就聲大夾無準,私心自用。為了朋黨能夠出選,就肆意攻擊泛民同路,甚至不惜指一個30年的老泛民投共,甚麼「界票基」都鬧得出口。只要稍有同理心,代入馮檢基的立場想想,給這些人罵退不會得到尊重,出來玩攬炒至少可以吐一口惡氣,試問如何團結他不出來攬炒?
團結大多數正正係單議席單票制勝選的關鍵,對沒有強大配票機器的泛民主派而言,一旦出現嚴重的爭拗,多多少少影響支持者的投票意欲。過去的補選,泛民支持者眾,山大斬埋有柴,即使有小爭拗亦不致出現大問題。但自從激進思潮興起,十多年來泛民主派分裂再分裂,風氣所及只顧鬧人分其票者眾,而落地組織做事者少。結果近年泛民陣營愈分愈裂,
這些鬧人朋黨平日雄據網絡平台指點江山、鬧盡眾生。當中有些於競選期間幫李卓人開街站,仍不忘通街與市民互鬧,我曾在網上看到前黨友快必替他們開街站期間,與途人互相指罵,只見有人持咪甚麼「垃圾」「人渣」「抵人一世渣的士」,極盡人身攻擊之能事。坊間市民見到李卓人助選團如此好勇鬥狠,都真係敬而遠之。
又像長毛、陶君行之流,即使面對慘敗,一個仍不想道歉,另一個就連叫人唔好怪責馮檢基的同路人都要鬧埋一份。這些所謂「鬧票黨」到如今慘敗之時,仍繼續以鬧同路人、甚至鬧不投票的選民,並以此覺得眾人皆醉我獨醒為榮。此等做法除了令分裂加深外,我實在看不到有甚麼好結果了。